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6)-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项目
国培简报
2016年第4期 总第5期
主办:湖北师范大学国培办
承 办:国培计划初中化学班 2016 年8月 1日
本 期 要 目
| 研修动态 1、2015年项目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项目安徽师范大学培训阶段培训实施方案 2、湖北省“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国培项目省外培训——安徽师范大学开班通知及培训课表 学院介绍 3、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简介 专家风采 4、闫蒙钢教授简介 5、江家发教授简介 | |
供稿联系电话:0714-6572939 邮箱:hbsyguopei@163.com
【研修动态】
【研修动态】
2015年项目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项目安徽师范大学培训阶段培训实施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国内最早承担国培任务的8所高校之一,早在2000年,就承担了来自6个省、市的40名高中化学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获批为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近年来,我院一直承担化学学科国家、省、市级以上培训项目相关工作,培训效果显著,社会反响很好,获得参训学员一致好评。集中培训后, 我院还利用学院网络平台跟踪指导学员开展校本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并将成果结集成册。学员反映,经过培训,学科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得到了增强、研究视野得以拓展、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回到中学一线后,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指导青年教师,真正起到“种子”的作用。近五年承担的主要培训任务如下:
(1)2015年7月,(省委培计划)承担合肥市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60人,5天。
(2)2015年7月,(省委培计划)承担马鞍山市初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100人,7天。
(3)2015年6月,(省委培计划)承担芜湖市初中化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100人,2天。
(4)2015年6月,(省委培计划)承担安徽省芜湖市高中化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386人,2天。
(5)2014年12月,承担“国培计划(2014)”——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化学)“送培送教”项目;60人,15天。
(6)2013年5月,(省委培计划)承担马鞍山市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49人,7天。
(7)2013年7月,(省委培计划)承担芜湖市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280人,2天。
(8)2013年5月,(省委培计划)承担芜湖市初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89人, 2天。
(9)2012年暑期,(省委培计划)承担马鞍山市教研员培训项目,50人,7天。
(10)2011年承担国培计划-安徽省皖北及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村中小学“教学能手” (初中化学)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40人,90天。
(11)2010年承担国培计划-安徽省皖北及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村中小学“教学能手” (初中化学)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30人,90天。
(12)2010年承担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化学)短期集中培训项目;50人,15天。
现将2015年项目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项目安徽师范学培训阶段培训实施方案简介如下:
(1) 培训团队简介
首席专家 | ||||||||||||||||||||||||||||||||||||||||||||||||||
姓名 | 熊言林 | 职 务 | | 职称 | 教授 | |||||||||||||||||||||||||||||||||||||||||||||
单位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研究专长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 |||||||||||||||||||||||||||||||||||||||||||||||
培训专长 |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教师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与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
主要社会 兼职 | 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 安徽省中学化学教学委员会理事 | |||||||||||||||||||||||||||||||||||||||||||||||||
培 训 团 队 |
|
(2)培训实施方案
培训主题 | 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教学能力的提升 | ||||||
目 标 定 位 | 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同时为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培训打好团队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1)帮助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准确理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并作为教学教育的行动准则。同时,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的师德。 (2)帮助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进一步理解和准确把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以及切实落实。 (3)培训立足于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学会教学反思,培养他们逐步成为市域初中化学教学骨干。 (4)帮助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正确掌握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了解初中化学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了解高中化学教学最新动态。 (5)帮助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正确掌握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技能,突出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为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国培项目申报、省内集中培训都由湖北师范大学主办。 省外集中培训邀请安徽师范大学承办,其培训目标定位是,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为主体,以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为抓手,突出化学实验改进与设计,全面提升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 | ||||||
对 象 分 析 | 本项目培训对象为项目县农村义务教育初中段化学学科骨干教师、教研员,他们将成为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成员,承担县乡两级教师培训(重点是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等培训方式)的培训任务,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国培计划项目的总体要求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该培训将围绕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研能力、培训能力等方面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提炼成深化教育教学理论(包括知识教学的规律及学习机制、有效教学的策略、名师专业成长路径及策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其原理分析等)、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学长式教学与创新教育、板块式教学设计、校本文化和区域学科特色建设等)和提高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包括有效教育教学评价、成功沟通与合作、教育教学反思与发展等),重点是提升其县乡级教师培训、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等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和培训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 | ||||||
内 容 设 计 | 培训对象是湖北省初中化学教师和县级教研员。培训课程总计120学时,集中研修20天(按每天6学时计)。具体安排如下: (1)省内——湖北师范大学集中研修阶段(时长10天,60学时):主要讲授教师培训方案设计与打磨,微课制作,网络研修简介与实际操作,初中化学教研团队建设经验交流,大冶还地桥中学初中化学教学教改经验交流,中学化学教学诊断,大学教师与中学名师同时进课堂培训模式的4年实践,教师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同课异构录相展示与研讨,教师成长培养:备课、说课、讲课、评课交流,培训方案自主打磨,新理念—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化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校本研修改中示范引领,化学教育科研选题与研究方法,指导青年教师的有效方式,微培训课的设计、展示与研讨等内容。 (2)省外——安徽师范大学集中研修阶段(时长10天,60学时): 根据该国培项目培训单位对省外集中研修培训的要求,省外集中研修培训以模块分主题进行,设置了8个必修模块和1个自主研修模块时间为10天(具体时间另行安排),总学时为60课时。 主要讲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理论与实践、化学课件的制作与网络化学资源的获取、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概述、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化学课件的制作与网络化学资源的获取、初中化学实验设计与技能训练、初中化学教学疑难问题与案例研究、初中化学新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 以下为省外培训课程安排。 | ||||||
培 训 课 程 | 模 块 | 专题 | 学时 | 授课教师 | 单位 | 职称 | |
师德与教育法规 | 师德教育与学生管理 | 1 | 孙德玉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 授 | ||
德育与学生教育 | 1 | ||||||
班级工作与管理 | 1 | ||||||
化学课程与教学方法 | 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动态 | 3 | 夏建华 | 安徽省教科院 | 特级教师 | ||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 3 | 江家发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 授 | |||
初中化学新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3 | 闫蒙钢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 授 | |||
化学教学与技能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 3 | 孙 影 | 安徽师范大学 | 副教授 | ||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 3 | 熊言林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 授 | |||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与技能训练 | 6 | 阙荣辉等 | 安徽师范大学 | 副教授 | |||
初中化学教学最新动态与课堂教学变革 | 3 | 邓 仪 | 芜湖市十二中 | 特级教师 | |||
课件制作与网络资源获取 | 化学课件的制作与网络化学资源的获取 | 6 | 张四方 | 安徽师范大学 | 讲 师 | ||
教学观摩与研讨 | 观摩与研讨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优质课 | 3 | 程瑶琴 | 安徽师范大学 | 讲 师 | ||
研讨式教学(1-3) | 9 | 闫蒙钢等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 授 | |||
参观校史室和大仪室 | 3 | 沐小龙 | 安徽师范大学 | 副教授 | |||
学科教师培训 | 培训的方案设计、实施与组织管理 | 3 | 徐 泓 | 宣城市教科所 | 特级教师 | ||
自主研修 | 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与教学矫正策略 | 9 | 学员在培训前期、中期进行反思,然后与专家互动,形成教学矫正策略 | ||||
合计总学时 | 60 | ||||||
考核 评价 | 培训效果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对学员课堂纪律考勤、综合表现、参与集体活动表现、遵守培训学员制度情况、撰写研修心得体会情况等的考评;终结性评价为一份研修总结。 |
湖北省“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国培项目
省外培训——安徽师范大学开班通知及培训课表
(1)安徽师范大学开班通知
各位学员:
你们好!根据国培项目培训单位湖北师范大学的要求,我校承担湖北省“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国培项目省外培训的国家级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开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到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全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0-19:00
二、离校时间
2016年10月27日
三、报到地点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中山北路凤凰美食街12号1号楼——锦江之星 (侨鸿国际购物中心对面) 电话: 0553—2111777
学员到达芜湖市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后,可乘31路公交车到鸠兹广场站下,向锦江之星方向步行300米左右即到;或乘4路公交车到安徽师范大学站下,向锦江之星方向步行200米左右即到;或乘坐出租车;费用12元左右。
四、班主任信息
班级QQ号:572972011
五、注意事项
1. 培训学员报到时须带自己设计的一节初三化学课优秀教学设计(电子稿)和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汇报ppt;另外,提交1份教学反思作业(纸质)。
2. 培训学员须持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1份报到。
3. 本次培训学员食宿由我校统一安排,免收培训费、食宿费和资料费;学员往返途中住宿费、交通费由学员回所在单位报销。
4. 培训学员请自带洗漱用品以及U盘,U盘用于拷贝学习资料。
5. 培训学员须注意培训期间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保管。
特此通知。欢迎按时来我校参加培训!谢谢!
安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7月23日
(2)湖北省“县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国培项目省外培训课表
(2016.10.18-2016.10.27)
日 期 | 午 别 | 课程名称 | 主讲(持)人(单位、职称) | 备 注 |
10月18日 (星期二) | 全天 | 报到、开幕式 | 班主任、学院领导 | |
10月19日(星期三) | 上午 | 师德教育与学生管理 | 孙德玉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
下午 |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理论 与方法 | 江家发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 |
10月20日(星期四) | 上午 | 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动态 | 夏建华 安徽省教科院,特级教师 | |
下午 | 教师培训的方案设计、实施 与组织管理 | 徐 泓 宣城市教科所,特级教师 | | |
10月21日(星期五) | 上午 | 观摩与研讨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优质课 | 程瑶琴 安徽师范大学,讲师 | |
下午 | 研讨式教学(1) | 闫蒙钢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 |
10月22日(星期六) | 上午 | 初中化学新课程评价的 理论与实践 | 闫蒙钢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
下午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创新设计 | 熊言林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 |
10月23日(星期日) | 上午 | 观摩学院现代 大型仪器测试中心 | 沐小龙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 |
下午 | 班 会 | 张年荣 安徽师范大学,学院办主任 | | |
10月24日(星期一) | 上午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 孙 影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 |
下午 | 初中化学教学最新动态 与课堂教学变革 | 邓 仪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特级教师 | | |
10月25日(星期二) | 上午 | 研讨式教学(2) | 孙 影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 |
下午 | 研讨式教学(3) | 熊言林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 |
10月26日(星期三) | 上午 |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 与技能训练 | 阙荣辉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 |
下午 | 化学课件的制作与网络化学资源的获取 | 张四方 安徽师范大学,讲师 | | |
10月27日(星期四) | 全天 | 闭幕式、结业、离校 | 班主任、学院领导 | |
注:1. 上课时间:上午8:30-11:00;下午14:30-17:00
2. 上课地点:继续教育学院 楼 教室(待定)
4. 班级QQ号:572972011
【学院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简介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前身是 1930 年创立的省立安徽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系主任由当时理学院院长、全国著名化学家丁绪贤教授兼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丁绪贤、黄叔寅、李景晟、许熙生、张道政、吴东儒、张定荣、叶钟文等一批著名学者曾执教于此。解放后,由国立安徽大学与安徽学院合并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化学系,面向全国招生,学校由安庆迁址至芜湖。1960年随学校改名为皖南大学化学系, 1972 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2000年在原化学系、有机化学研究所基础上合并成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院现设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本科专业,有机化学、分析科学、材料科学、应用化学、化学教育、理论化学6个研究所,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纳米化学、应用化学与环境材料),1个博士后流动站(化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学科教学?化学),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分析化学),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材料化学),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化学教学论),1个国家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分析化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分子固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室(分子基材料实验室,安徽省粉末涂料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性分子固体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化学),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新材料研发与应用), 5门省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化学教学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1个安徽省政府设立的特聘教授岗位学科(有机化学),1个省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刊物(《中学生化学》)。
学院拥有雄厚的办学力量,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一支整体力量较强、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岗教职工142人,专职教师94人,教授38人,副高职称45人,博士学位教师86人(含在读),率先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博士化。另外有境外学习工作背景教师30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首批“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58人次。同时,学院还聘请了朱清时院士、钱逸泰院士、游效曾院士、陈洪渊院士、吴奇院士等一批著名科学家为我院兼职教授。
学院资料室建筑面积340.05平方米,各种文献资料按《中图法》分类排架。截止到2013年底,中外文藏书11420册,博、硕士学位论文826册,合订本期刊5749册,现刊72种。采用网络在线ILAS管理系统进行文献管理,实现了资料室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服务。
学院拥有仪器设备6525台件,总价值5200多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设备63台件,价值2900多万元。
【专家风采】
闫蒙钢教授简介
闫蒙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管理者”、《中学生化学》杂志主编,安徽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师范大学卓越教学贡献奖获得者。与夏建华特级教师主持申报的“省域内全面推进高中化学优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开展“化学教学论系列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的教改试验,获得了200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从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构建了中学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现代生活化学、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系列课程同时,2008年,“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获批为全国同行专业的第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闫蒙钢老师排名第二),为该学科在学校和国内同行领域的先进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领域:化学课程论、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教育研究方法及教育生态等。
江家发教授简介
江家发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担任2000年我国首批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班主任,《化学教学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中国化学会主办《化学教育》杂志编委,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出版专著、教材及中学教辅类读物30余部,在《高等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2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领域: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设计等。
主 办:湖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国培领导小组办公室
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教师处、湖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
送:各对口市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校领导
发: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6)-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集中研修(持续提升)项目培训班、校内各单位
策划与编辑:杨水金 熊言林 张年荣